近日,经济学院三位导师分别带领硕士研究生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先后在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这不仅是我院师生潜心钻研、协同创新的有力证明,更凸显了学院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上的体系化优势,为全院深化 “师生共研” 学术生态、进一步提升科研与人才培养质量树立了典范。
我院李鹏导师与硕士生王怡雯合作的论文“银行ESG评级与信贷顺周期性”在《现代金融研究》发表。

文章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银行ESG评级对信贷顺周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ESG评级能够通过提升存款吸收能力、提高非利息收入水平、扩大绿色信贷占比和强化贷款拨备管理等途径,有效缓解信贷顺周期性;缓解效果也具有异质性,在资产规模较大和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中缓解效果更明显,且环境维度的表现对信贷顺周期性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据悉《现代金融研究》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RCCSE中国学术(A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卷)》等权威评价体系,是首批入选《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的金融类期刊之一,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王桂虎导师与硕士生陈航合作的论文“可持续发展承诺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韧性的影响研究”在《保险研究》刊发。

文章通过构建资产负债表韧性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PSI承诺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韧性的影响机制。机制检验揭示PSI签署通过提升风险承担能力增强资产负债表韧性,区域发展水平则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效应在人身险公司、非集团成员子公司及中资保险公司中表现更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保险公司的PSI实践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及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保险研究》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综合性保险学术期刊,亦是国内唯一的同类期刊,该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列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主要刊载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马凌远导师与硕士生黄建曼合作的论文“供应链数字化能否促进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在《商业研究》发表。

文章依托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升客户集中度来促进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影响在议价能力弱、内部现金流量低、风险承担能力低的企业,以及地区社会信任水平低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商业研究》目前是经济类专业权威学术期刊,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及CSSCI经济类来源期刊,同时被列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应用经济类与工商管理类重要来源期刊。(文/黄建曼 图/李琴 审校/李琴 审核/陈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