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辩委员会成员
主 席:郝爱民、贺 琼
副主席:马凌远、拜 婷
成 员:刘森友、汪淑娟、谢伟丽、金虎斌、刘慧岭、王岩、许 鼎、刘晨光、常红翠
二、答辩原则和资格审核
成绩评定公平、合理、有依据;实行指导教师与答辩学生的回避制度。
严格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资格,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方可进行答辩。以下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参加答辩:
1.查重检测未通过;
2.毕业论文被指导老师预评为不及格者。
三、时间安排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5.21 |
答辩秘书在答辩前做好本组答辩学生的信息通知 |
答辩秘书 |
5.22-5.25 |
第一次答辩 |
答辩组成员 |
5.28 |
第二次答辩 |
教研室主任 |
5.29 |
毕业生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提交毕业论文终稿 |
指导老师 |
5.30 |
录入答辩成绩 |
教研室主任 |
6.5 |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电子版和纸质版等材料存档工作
电子版材料包括: (1)开题报告(成绩---按开题答辩成绩填写、指导教师意见、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需填写完整); (2)毕业论文(设计)终稿(含学校发放的封皮及答辩意见等并填写完整); (3)查重报告单(简洁版)(指导老师登录系统填写意见后再下载存档)。
纸质版材料包括: (1)开题报告(成绩---按开题答辩成绩填写、指导教师意见、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需填写完整); (2)开题答辩记录表; (3)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一次,每次要有详细的指导记录,不得少于12次) (4)中期检查表。 (5)毕业论文(设计)终稿; (6)质量评价表; (7)查重报告单(简洁版) 其他存档材料: (1)论文修改稿(含修改痕迹或有修改意见)(2个,电子版纸质版都可以,指导教师留存) (2)答辩记录本 (3)录像 |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
备注:
电子版材料包括:1.毕业论文命名方式为“经济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2.录像命名方式“经济学院+专业+答辩*组+人数”,如果一组有好几个录像,请按顺序命名好;3.各答辩组的答辩学生顺序名单。
各答辩组提前安排好人员准备接收,教研室收齐后打包发送至hongcuichang@163.com(标题注明“专业+毕业论文电子版资料”)。
四、答辩分组安排见【附件】
五、答辩流程
1.答辩秘书在答辩前一天到教学办领取答辩相关表格和材料。
2.按照答辩时间,答辩组长召集答辩成员、学生准时入场,核对学生身份,答辩秘书做好答辩记录。
3.答辩过程分答辩人自述和老师提问、答问二阶段,控制在10--20分钟。其中:学生自述论文要点、过程及结果时间3--5分钟,提问和答辩时间5-10分钟。各答辩组每小时安排答辩学生不超过4名(含4名)。每名学生答辩时,主答辩教师指定论辩2个问题,自由论辩问题不限;非主答辩教师至少自由论辩1个问题。
4.对答辩过程进行录像,内容包括答辩组成员、答辩时间和地点、答辩学生及其论文题目、答辩内容、提问及回答问题情况等。
六、答辩成绩
答辩成绩的评定由答辩组根据院有关文件要求,主要参考“毕业设计质量评审表”的评价参数和答辩情况,审定答辩人成绩,并交答辩委员会全体会议审定。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从严掌握,成绩分布合理。其中成绩优秀者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15%,一次答辩成绩不及格者不低于毕业生总数的5%,二次答辩成绩合格但未达到中等者,不授予学士学位;二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者延长学制或以结业处理。
其中毕业论文为优秀的由各答辩组组长通知本组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通知学生并指导学生按学校优秀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修改,并经审核后于6月6日前发送到hongcuichang@163.com(标题注明优秀毕业论文)。
七、答辩意见的填写
答辩记录本与学生毕业设计上的答辩意见,答辩组组长必须填写,必须保持本组答辩意见的统一性(成绩与评语内容和方面的协调)。答辩记录本应对学生的设计与答辩情况进行较详细的评论,不能直接用“优秀”、“良好”、“中等”等进行简单的评述,字数不能少于40个字。毕业设计(论文)本后面的答辩组意见应更详细写,字数不能少于100字。
八、答辩组签名
答辩组中签名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每个组至少三名教师。